自首的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4-06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自首的标准是,在司法机关未发觉,或者是发觉但没有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前,犯罪嫌疑人就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就是自首。
一、

自首的标准是什么

  自首的标准是: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二、

自首后会马上拘留吗

  自首后如果满足先行拘留的条件的,一般是会被马上拘留的。找法网提醒您,自首后会不会马上拘留这需要看具体犯罪的情节严重与否,如果所犯罪行对社会他人危害不大,加之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或者有可能不被认为是犯罪的,是无须拘留的。

自首

三、

法律对于投案自首的相关量刑规定

  对于自首情节,结合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时间内自首算是自首
自首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 自首是犯罪后的表现,通常体现行为人的悔罪心理。 2. 自首是犯罪人的一种类型,属于特定的犯罪分子。 3. 自首是从宽处罚的刑罚制度,符合我国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对犯罪分子采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具体表现为: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可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允许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情节较轻,甚至可免除处罚。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同样视为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只要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也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尤其是当其行为避免了特别严重后果时。
单位自首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自首的认定标准是: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自首有两个构成要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六十七条<br/>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br/>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br/>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自首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自首的认定标准是: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自首有两个构成要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六十七条<br/>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br/>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br/>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是有法律问题需要帮助和分析。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赵进泉律师
赵进泉律师
10分钟前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第二条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挂靠具备合法经营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