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解决办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8 09: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土地纠纷解决办法是有三种,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以及诉讼解决,其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处理,若无法进行协商的,或者协商不成的,则可以前往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一、
土地纠纷解决办法是什么
土地纠纷解决办法是以下几点: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诉讼解决。找法网提醒您,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二、
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
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有:
1.无地少地农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纠纷
这一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新增人口的承包地问题;二是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之时,个别农户因种种原因,将其承包地部分或全部退回发包方,现又向集体要回承包地;三是人口变动后承包方主动退回或被集体收回承包地等。
2.由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
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或者即使有土地流转合同,但对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规定不明确,随着土地预期收益的变化,单方要求终止承包合同、提高土地流转费用等。

三、
民法典农村土地纠纷时效期是几年
民法典农村土地纠纷时效期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农村土地纠纷可协商、由政府处理或起诉。协商是首选,快速且成本低;政府处理更权威,可确保双方权益;起诉是最终手段,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确保公平公正。
我想问一问土地纠纷解决办法是什么?
土地纠纷主要分为四类:土地确权纠纷、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土地行政纠纷。解决这些纠纷的途径包括:首先,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其次,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调解;如果协商或调解不成功,可以向土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应由当事人首先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则由人民政府进行处理。对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则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若当事人对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满,可在接到通知后的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
农村土地使用确权纠纷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根据《土地管理法》
第五条
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