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1 08: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是维护、保管公共设施,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符合安全标准,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妥善措施消除危险,应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尽到对不法侵害的防范和制止义务。
一、

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是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指“在自己与有责任的领域内,从事或持续特定危险的,负有义务情况采取必要的、具期待可能性的防范措施,保护第三人免于危险”的义务。找法网提醒您,其主要有三种情形:

  1.是经营者纯粹的不作为,没有营造好一个很安全的消费环境,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害。如挖掘水沟,应加盖或采取必要措施。

  2.是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本身或硬件设备不安全导致客户受害,负有防范危险发生的义务。如在家举办酒会,应防止老树砸伤宾客;餐馆楼梯未全部修好,应设告示牌或者切断通往楼梯的通道

  3.是因从事一定营业或职业的经营者消极不作为,未勤勉地尽到对不法侵害的防范和制止义务。如经营旅馆饭店,应注意清除楼道油渍,维护电梯安全,保证安全门畅通无阻的义务。

二、

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归责原则

  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即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过错责任,承担责任的条件是一定要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原则上应当由受害人一方承担,只有在法律法规有规定应由被告对自己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时,被告才负责举证,例如在被告主张存在受害人过错、受害人同意、以及其他免责事由等情形下。

  经营者过错的判断对经营者过错的认定,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过错的认定已存在客观化的趋势,即以违反注意义务作为判断有无过错的标准。因此,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就成为判断经营者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客观依据。但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系从社会活动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发展而来,注意义务的内容,并非完全依据法定或者约定,当然导致对过错认定的困难。

安全保障义务

三、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是怎样的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是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须担责。具体处理:1. 确定损害事实和责任主体;2. 评估损害程度,收集相关证据;3. 协商或诉讼确定赔偿金额;4. 履行赔偿义务,包括支付赔偿金等;5. 后续改进安全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损害责任,具体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安全保障义务主要是指经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等安全保障义务主体,应在合理的限度范围内承担使他人免受人身及财产损害的义务。
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义务,有哪些法律规定?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权利为:1、知情权;2、建议权;3、批评权;4、检举、控告权;5、拒绝权;6、紧急避险权;7、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8、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及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义务为:1、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2、服从管理的义务;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4、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5、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二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三条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五十四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五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六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律师解答动态
公积金提取规定各地不同,一般除买房外,还有其他情形可提取,像偿还购房贷款本息、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规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你好,按合同约定的进行的呢
你好,可以问一下客服是什么原因
你好,是有经济纠纷需要法律帮助和分析。
你好,看具体的案情情况的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