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否可以报案
更新时间:2023-03-04 08: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家庭暴力可以报案。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调查取证,保护受害者。家庭暴力的判决,承担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究刑事责任。夫妻之间家暴是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一、
家庭暴力是否可以报案
家庭暴力可以报案。《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二、
家庭暴力如何判决
家庭暴力的判决:
1.如果是夫妻之间发生家暴,受害者起诉离婚,并且有证据能够证明家暴事实的,法院一般会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将判决离婚。
2.如果受害者起诉施暴者,要求施暴者赔偿损失的,在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一般会判决施暴者承担赔偿责任。
3.如果施暴者涉嫌犯罪,有充足证据能够证明施暴者的犯罪事实的,法院会依法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

三、
家暴怎样留证据?
找法网提醒您,家暴后保留的证据种类有:
1.遭遇家庭暴力时,应及时呼救,取得邻居的同情与帮助,也可以请求邻居报警,并且在您诉讼离婚时,也可以申请邻居作为证人出庭,证明您遭遇家庭暴力的事实和经过。
2.及时报警,自己在遭遇家庭暴力时或者之后,都可以报警,警察的出警记录以及询问笔录,可以证明遭受家庭暴力的时间、地点、经过、程度、处理结果等等,可以到公安机关调取或者申请法院调取。
3.向居委会、村委会、妇联等相关组织反映,相关组织劝阻、调解的,可以请求制作书面材料,该书面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提交。
4.运用手机、录音笔等设备制作视听资料,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录音录像,也可以事后录取加害人承认家庭暴力的日常对话、道歉等等。
5.加害方的《悔过书》、《保证书》等,这些书面材料都可以作为加害方曾经实施家庭暴力的间接证据。
6.医院的病历资料、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等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家暴第二天可不可以报警
遇轻微家暴是可以报警,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如果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会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br/>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家庭暴力是不是可以报警抓父母
家暴可以报警。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具有周期性的特征,严重危害当事人身心健康。当第一次遭遇暴力时候,就一定要报警寻求保护。遭受暴力行为后,要做好证据留存工作,如报警记录,居委会、妇联的调解记录,受伤的照片,治疗的病历、发票等。
法律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四条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六条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家暴可以报警吗,不敢回家了
受害一方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应当及时报警,如果发生家庭暴力当时不能报警,也要在家庭暴力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报警,警方的记录将成为家庭暴力有利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