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快速解决
更新时间:2023-03-24 09: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生医疗事故快速解决的方式是与患者方进行解释并达成赔偿协议,如果不能达成赔偿协议的,则要逐级上报事故,由医院组织专家解决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的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
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快速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快速解决的方式是与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协商处理,如果可以达成赔偿协议的,则按协议进行赔偿。找法网提醒,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则要逐级上报医疗事故,搜集好证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
造成医疗事故的医生本人有什么责任
造成医疗事故的医生本人的责任主要是会接到内部追惩。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三、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方公式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公式如下:
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7.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
9.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
10.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
11.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事故纠纷解决程序怎么走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有:<br/>
1、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当事人可以封存或者启封相关病例资料,采取协商、诉讼等方式处理;<br/>
2、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鉴定,或者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br/>
3、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可以自行确定赔偿数额,或者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br/>
法律依据:<br/>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br/>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事故医院冷处理该怎么解决?
尽早办理委托手续,协助你们固定即将灭失的证据,搜集相关证据,因为有些证据一旦灭失,就再也搜集不到了。
把所有的病历邮寄给我们研读一下:我们通过研读病历,才能够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等行为,进行客观的全面审查,才知道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中是否存在过错。
如果医疗机构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可以让患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发生医疗事故如何进行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应该通过自行协商、有关部门调解或者诉讼方式处理。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br/>
法律依据:<br/>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br/>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br/>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br/>
第四十三条<br/>
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br/>
第四十四条<br/>
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