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答辩状的样式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08-29 19: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答辩状的样式首先在开头写上标题“答辩状”,本人的基本信息;诉讼案由;然后在正文部分对起诉状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进行答辩,最后,在落款处写上法院名称,本人姓名,以及日期。
一、
民事答辩状的样式是怎样的
民事答辩状的样式是:
1.首部
(1)文书名称为“答辩状”。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答辩人是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答辩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写其全称、住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职务等。
(3)案由。写明答辩人因原告、上诉人、再审申请人提出的何种案由提出的答辩。
2.正文首先,对起诉状或者上诉状中所陈述的事实内容进行答辩,指出不符合事实之处,可以全部否定也可以部分否定,并用相应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其次,对于起诉状或者上诉状中的请求、理由进行答辩。最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3.尾部
(1)写明法院名称。
(2)答辩人签名,如果是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应当加盖公章。答辩状若是委托律师代为书写的,则应当写明代为书写律师的姓名和律师事务所的名称。
(3)写明文书制作书写的日期。
(4)附项下写明答辩状副本的份数。
二、
被告人的答辩状什么时候提交
找法网提醒您,被告人的答辩状一般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

三、
答辩状的书写特征
答辩状的书写特征如下:
1.内容具有针对性,要针对原告(申请人)的请求提出答辩意见;诉状没有提到的不能出现在答辩状里。
2.语言的专业性,避免白话出现。
3.陈述的客观性,避免具有主观色彩的言辞。
4.观点的概括性,每项观点概括出主要观点即可,避免做详细的陈述。
5.通篇主体称谓的统一性,避免主体称谓的混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诉讼答辩状格式怎么写?
离婚纠纷答辩状应当写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针对原告提出相反的事实理由和证据;答辩状结尾由答辩人签字并注明日期。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被告民事答辩状怎么写的
答辩状格式的写法:需写明被告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答辩的意见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及其住址;受理的法院名称;以及答辩人的签名和日期填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