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怎么申请强制执行
更新时间:2023-03-07 10: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院判决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是当事人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法院受理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执行。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应提供的材料有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生效法律文书等。
一、
法院判决怎么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如下申请强制执行:
1.当事人申请执行,必须向法院递交申请执行书,说明申请执行的事项、理由和要求,并尽可能(非必须)提供被执行人的开户银行账号及财产情况。
2.如果当事人嫌麻烦或搞不懂怎么申请强制执行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的,必须向法院提交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3.如果不知道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仍可以正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
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应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1.强制执行申请书一份。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加盖公章;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由本人在强制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或捺手印。找法网提醒您,强制执行申请书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不得使用复印件。
2.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一份,受委托代为申请强制执行的,一并提供委托代理资料。申请人申请执行非法院法律文书的,还应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一份。
3.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一份和复印件两份。
4.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

三、
判决书后多久申请强制执行
1.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自双方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即可向法律申请强制执行。
2.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一审判决后上诉的,从收到一审判决开始最快要三个月左右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办理法院强制执行申请?
1.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前,需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若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行政机关可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2. 若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时,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在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 行政机关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再次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若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行政机关可向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货款不给,判决后下来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您好,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审判决略有不同,从二审判决时即为生效之日。凭一审和二审判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到一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二审判决之日起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