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经济纠纷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3-22 11: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出现经济纠纷的,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合同仲裁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主持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调解的,在有仲裁条款或者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者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是可以的。
一、
出现经济纠纷怎么办
出现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
1.和解
当经济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分歧意见,当事人在充分协商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合解。当然,这种和解不能违反法律、政策和公共利益。
2.调解
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了合同争议,彼此又不能达成和解,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的上级单位,合同仲裁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主持进行调解,从而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3.仲裁
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时,可以依据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它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找法网提醒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审判
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济合同纠纷,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的,可以依法对其作出裁定或判决。
二、
经济案件是刑事案件吗?
经济案件并不一定都是刑事案件,经济案件有些属于民事案件,有些属于刑事案件,要看争议属于民事纠纷还是上升到刑事案件,并不能笼统的称经济案件就是刑事案件。
经济案件是指公民、法人因为国家所认可的盈利机构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以及不当的违法经营和商业舞弊、商业间谍,依据《经济法》的相关章节,可以由当地政府和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的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处罚(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

三、
经济纠纷和诈骗的区别
经济纠纷和诈骗两者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含义不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主观目的与客观手段不同。诈骗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经济纠纷不是;客观手段中,诈骗采取的是欺骗或隐藏事实的手段,而经济纠纷是正当行为。一般经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中的一种,因此不会涉及到刑事犯罪,但也不排除行为人在一开始就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则会被认定构成诈骗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有经济纠纷报警后警察会怎么处理
经济纠纷是法院管辖的范围,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民警通常处理的是刑事案件,若接到涉及经济纠纷的报警电话,一般会建议当事人去法院起诉,或交由法院审理。
当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存在经济犯罪嫌疑,并附相关材料和理由函告法院时,法院应认真审查。经审查确认存在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通知当事人,同时退还案件受理费;若确认属于经济纠纷案件,则继续依法审理,并将结果告知相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民警遇到经济纠纷该如何处理
经济纠纷是法院管辖的范畴,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通常情况下,民警处理的是刑事案件。当接到涉及经济纠纷的报警电话时,警方通常会建议当事人通过法院起诉解决,并可能将案件转交给法院审理。
当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但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存在经济犯罪嫌疑,并附上相关材料和理由函告法院时,法院应认真审查。若发现确有经济犯罪嫌疑,法院应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通知当事人,同时退还已收取的案件受理费。如果经审查后认为属于纯粹的经济纠纷案件,法院应继续审理,并将结果通知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民警遇到经济纠纷该怎么办
经济纠纷是法院管辖的范围,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民警通常处理的是刑事案件,如果接到涉及经济纠纷的报警电话,一般会建议当事人去法院起诉,或者将案件交给法院审理。
当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存在经济犯罪嫌疑,并附有理由及相关材料函告法院时,法院应进行认真审查。经审查后,如果确认存在经济犯罪嫌疑,应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通知当事人退费;如果确认是经济纠纷案件,则应继续审理,并将结果告知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