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31 05: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土地承包期限的法律规定是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是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是三十年到七十年。土地承包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偿、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等原则。
一、

土地承包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土地承包期限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即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步骤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步骤如下:

  1.开展土地承包档案资料清查。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用途、流转等原始记载;摸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收集、整理、核对承包方代表、家庭成员及其变动等信息。

  2.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对农村集体耕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查清承包地权利归属。

  3.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对没有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的,要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对承包合同丢失、残缺的,进行补签、完善。

  4.建立健全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根据完善后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建立健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原已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证书收回销毁。

土地承包期限

三、

土地承包应当遵循的原则

  土地承包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2.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也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的原则。

  4.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原则。受让方应当具有农业生产的能力或者资质,倘若其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就不能承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5.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原则。找法网提醒,优先权的前提是同等条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土地承包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多长
1. 土地承包合同的最长期限: - 耕地:三十年。 - 草地:三十年至五十年。 - 林地:三十年至七十年。 2. 承包期届满后延长: - 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可以再延长三十年。 - 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规定相应延长。 3. 承包合同应包含以下条款: - 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负责人和代表的姓名、住所。 - 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 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 承包土地的用途。 - 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 违约责任。 4. 承包合同生效及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 - 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多久?
1. 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是:耕地的承包土地期限为三十年,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和林地的承包土地期限分别为三十年至五十年和三十年至七十年,届满后依法相应延长。 2. 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土地承包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多长
1. 土地承包合同的最长期限: - 耕地:三十年。 - 草地:三十年至五十年。 - 林地:三十年至七十年。 2. 承包期届满后延长: - 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可以再延长三十年。 - 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规定相应延长。 3. 承包合同应包含以下条款: - 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负责人和代表的姓名、住所。 - 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 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 承包土地的用途。 - 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 违约责任。 4. 承包合同生效及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 - 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律师解答动态
你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5分钟前
您好,我理解您的情况。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工伤职工继续缴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别人砸了你车,这属于故意损坏财物的行为。你要及时保留好现场证据,比如拍照、录像,记录车的受损情况。可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8分钟前
关于您反映的干旱导致居民饮水困难的问题,我理解这确实是个很棘手的情况。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主要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一般来说,定向军士录取后若不想去,要及时表明放弃入学资格。若按规定流程操作,后面专科批录取不受影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先别着急交保证金,要弄清楚平台要求交保证金的依据和合法性。查看与平台签订的协议,看有无相关约定。若没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0分钟前
扫码付款后,若未收到商品或服务,可依法要求退款。建议保留证据,及时联系商家或平台处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