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5 08: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高校毕业生基本个人信息、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等。就业协议一般会约定相应的违约金,一定要谨慎签订。
一、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什么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如下:
1.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2.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应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3.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可包括: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户口迁入地;违约责任;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4.各方应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5.其他补充协议。
二、
签订就业协议的注意事项
签订就业协议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认真地了解和掌握国家和省、市就业政策和学校的就业规定政策和规定是指引毕业生择业的方向,可以规范毕业生择业的行为,毕业生从中可了解到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或者怎样去做。
2.慎重签订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前,要认真阅读协议书中的全部条款,特别是要清楚用人单位提出的附加条款,并了解清楚条款的内容和含义,同时还要学会运用条款和掌握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步骤。
找法网提醒,就业协议一般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因此在签订时一定要注意上述事项。

三、
就业协议的签订原则
就业协议的签订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主体合法原则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须要取得毕业资格,对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
2.平等协商原则
就业协议的双方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什么
就业协议书由用人单位制作好后,劳动者本人填写协议中属于本人信息的部分。就业协议书的内容要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基本信息;劳动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的缴纳事宜;劳动报酬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