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被辞退不给工资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2-17 1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上班被辞退不给工资的办法是搜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转账记录等,先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可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
一、
上班被辞退不给工资怎么办
上班被辞退不给工资的办法如下: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3.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1)劳动者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
(2)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
(3)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
(4)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5)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二、
辞退与主动辞职的区别有哪些
辞退与主动辞职的区别有如下:
1.行为主体:辞退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主动辞职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程序不同: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主动辞职劳动者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
被公司辞退后多长时间内提起仲裁
找法网提醒您,被公司辞退后一年内提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上班5天被辞退没工资怎么办,怎么规定的
入职5天被辞退,如果劳动者按照合同的约定付出了正常的劳动,则没有工资是不合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方式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如果劳动者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的,则没有工资是合理的。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上班5天被辞退没工资怎么办
法律分析:
1. 被开除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有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情形下,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