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纳金怎么算税款
更新时间:2023-09-23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滞纳金算税款的方式是滞纳金=滞纳的税款*滞纳天数*滞纳比例,以0.5‰作为滞纳比例,滞纳金的作用是催促当事人尽快履行纳税义务,因此其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
一、
滞纳金怎么算税款
滞纳金算税款的方式如下:
滞纳金有三种算法。
1.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的税款*滞纳天数*万分之五;
2.关税滞纳金金额=滞纳关税税额×0.5‰×滞纳天数;
3.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滞纳金金额=滞纳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税额×0.5‰×滞纳天数。
找法网提醒您,按照规定,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或其代理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逾期缴纳的,海关依法在原应纳税款的基础上,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05%的滞纳金。征收滞纳金,其目的在于使纳税义务人承担增加的经济制裁责任,促使其尽早履行纳税义务。
二、
滞纳金的征收特点
1.法定性,是指滞纳金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款项,个人和其他团体都无权私自设立;
2.强制性,是指滞纳金的征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惩罚性,指的是滞纳金是对超过规定的期限缴款而采取的惩罚性的措施。

三、
滞纳金每天多少是合法
1.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
《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2.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即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滞纳金是指税务机关基于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事实,而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附带征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税的滞纳金怎么算
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具体计算方式为: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的税款×滞纳天数×万分之五。
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
此外,对于实行每月或者每季度期满后15日内申报纳税的各税种,如遇节假日,申报纳税期限会相应顺延。例如,由于1月1日至3日放假3天,1月的申报纳税期限会顺延至1月20日。
你好,我想问一下个税的滞纳金怎么算
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具体计算方式为: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的税款×滞纳天数×万分之五。
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
此外,对于实行每月或者每季度期满后15日内申报纳税的各税种,如遇节假日,申报纳税期限会相应顺延。例如,由于1月1日至3日放假3天,1月的申报纳税期限会顺延至1月20日。
补缴个人所得税交的滞纳金怎么入账
法律分析: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十四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