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法院能不能起诉离婚

更新时间:2023-07-25 13: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个人到法院能起诉离婚,即诉讼离婚,即当事人起草起诉状,携带好需要的证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即法院开庭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
一、

一个人到法院能不能起诉离婚

  一个人到法院能起诉离婚,具体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二、

单方离婚的具体条件包含什么

  单方离婚的具体条件如下:

  1.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

  2.起诉离婚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起诉。当事人双方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起诉。

  3.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找法网提醒您,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起诉离婚。

到法院起诉离婚

三、

法院起诉离婚能撤销吗

  法院起诉离婚能撤销,离婚诉讼开庭前能撤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申请撤诉,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849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起诉离婚,一方不到厂,能不能直接离婚
个人能直接去法院起诉离婚。离婚有两种方式选择,一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并没有要求协议离婚不成功才能诉讼离婚;故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离婚。<br/>
起诉离婚可以一个人去吗
起诉离婚一个人是可以的。诉讼离婚是指一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上写明诉讼请求、诉讼理由;向法院提交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法院应当对案件先行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一个人起诉能离婚吗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不能协议离婚的,可以起诉离婚
法院起诉离婚,本人能不去吗
不起诉不可以直接去法院离婚。不起诉,双方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前往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即可,不能去法院离婚,申请诉讼离婚才应当去法院离婚,但是法院也不定会判决离婚。&l
一个人可以法院起诉离婚吗?
你好 起诉离婚需要双方都同意的
一个人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吗
你好,涉及财产孩子抚养权问题吗
可以自己去法院起诉离婚吗
可指导诉讼(包括代写诉状,梳理证据,出具法律意见等)
我能在我们本地法院起诉离婚吗
要对方也住在本地才行,根据法律规定应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法院执行的被执行人能申请营业执照吗?
一、被执行人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吗1、被执行人不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
这个员工晚上回到宿舍睡觉,家人要求赔偿90万元
你好,及时报警保留现场,进行尸检,确定死亡原因,再谈赔偿问题
旷工三天后自动离职。我的工资减半了,我不得不扣除150元的矿工费。这合理吗?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维权时应注意收集整理必要的证据,如工作服、工资条、工牌证人等。
司机被打车被砸,警局已拘留当事人,司机要选审判立案,还是执行立案进行起诉?
你好,需要先起诉法院,法院判决生效以后,对方没有履行,才可以去法院申请执行立案,由法院强制执行。
美团实名认证不是我的,但是里面有我的余额怎么办
处理此类问题,常见方式包括联系美团客服协助更改实名认证信息或协助处理余额问题。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权衡便捷性、安全性及法律规定。若无法联系客服或担心安全问题,可考
自考考不上不想考了怎么让机构退费
可协商或诉讼退费。协商时双方让步减少成本;诉讼则向法院表明机构违约,要求退费并赔偿。具体操作需收集证据,按法院流程进行。
身份证上没满18岁社保卡里的钱能从柜机里面取出来吗
未满18岁社保卡资金提取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确认资金性质及用途,确保符合规定。其次,通过监护人携带相关证件至银行或社保部门办理提取手续。若涉及特殊情况或大额资金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