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看守所能看人吗
更新时间:2023-01-07 1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进了看守所能看人的,但是需要经过有关机关的批准,若犯人家属病危,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让其回家探望。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在于羁押对象不同、羁押期限不同等。
一、
进了看守所能看人吗
进了看守所能看人的,找法网提醒您,人犯在羁押期间,其家属经批准可以去看守所会见。人犯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病危时,除案情重大的以外,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在严格监护的条件下,允许人犯回家探视。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十八条
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十九条
人犯的近亲属病重或者死亡时,应当及时通知人犯。
人犯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病危时,除案情重大的以外,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在严格监护的条件下,允许人犯回家探视。
二、
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是什么
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是如下:
1.拘留所和看守所的羁押的对象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是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所受到行政拘留的人;看守所羁押的是依法被刑事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羁押期间不同。看守所里的人有可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也有可能被批准逮捕,一个刑事案件从侦查到判决快则三个多月,慢则一年半载,要依据具体的案情来定。拘留所羁押的最长时间是15天,具体会依据违法情节轻重判定天数。
3.两者的会见权。羁押在犯罪嫌疑人拘留所的人,可以会见家人,只要向拘留所提交申请即可;但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其家人不可以与其见面。只有辩护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4.关于不得羁押的对象。患精神病或患有传染病需隔离治疗的、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的,应停止执行拘留的决定。

三、
看守所时间算不算刑期
看守所时间算刑期,根据《刑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四十四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十七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能带家属去看守所吗
看守所探望需经审批。具体操作:1.向办案机关提出探望申请,说明理由和关系;2.办案机关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提交探望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3.公安机关审批通过,通知探望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4.按规定时间地点探望,遵守看守所规定。若办案机关或公安机关不同意,不得探望。
在看守所能见家人吗
在看守所期间家人可以探视。经相关机关批准,人犯可以临时离所探视病危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但案情重大和当日无法返所的人犯不准探视。
探视的应当由二名以上办案人员押解和监视,并不得在所外过夜。看守所是指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法院暂时还没有做出司法判决,用于暂时性扣押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
在看守所拘留期间能够探望吗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是可以被探望的,但需要经过批准。在侦查阶段,只有律师(辩护人)才能够依法会见犯罪嫌疑人。
具体规定如下:
1. 犯罪嫌疑人与其居住在境内的近亲属通信,须经办案机关同意,要求会见的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主管局、处长批准。
2. 犯罪嫌疑人与其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近亲属以及外国近亲属会见、通信,或者外国籍犯罪嫌疑人与其近亲属、监护人及其所属国驻华使、领馆人员会见、与外国通信,均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或者国家安全厅、局批准。
3. 会见人犯,每月不许超过一次,每次不得超过半小时,每次会见的近亲属不得超过三人。会见时,应当有办案人员和看守干警在场监视。对外国籍人犯,少数民族人犯和聋哑人犯,还必须由办案机关聘请翻译人员在场。
4. 会见中,严禁谈论案情,不准使用暗语交谈,不准私下传递物品。违反规定不听制止的,应即责令停止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