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能去外地嘛
更新时间:2023-01-01 11: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缓刑能去外地,但需要经过考察机关批准。执行缓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他委托法院,需要符合的要件包括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被告人存在悔罪的表现等。
一、
缓刑能去外地嘛
缓刑能去外地,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被宣告缓刑期间,如果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可以到所居住的公安派出所,把情况向派出所报告,对于外出打工、学习,如果是本人所居住的市、县范围外,应当经过当地派出所批准,否则,不得擅自外出打工、学习。
二、
执行缓刑的机关
执行缓刑的机关是:原审法院或者其委托的其他法院;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一般而言,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要由人民法院来决定,即缓刑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并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到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
缓刑有案底吗
缓刑会有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找法网提醒您,只要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有罪的并且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会产生案底。案底一旦产生,便终身保存,不得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缓刑期间间可以去外地吗
缓刑期间去外地的处理办法:
1、缓刑犯在缓刑考研期间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的,应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经批准后是可以去往外地的;
2、如果未经批准前往外地的,经认定为属于违反相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判了缓刑可以去外地吗
缓刑期间去外地的处理办法:<br/>
1、缓刑犯在缓刑考研期间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的,应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经批准后是可以去往外地的;<br/>
2、如果未经批准前往外地的,经认定为属于违反相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七十五条<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br/>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r/>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br/>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br/>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br/>
第七十七条<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判缓刑可以去外地吗
判了缓刑可以去外地,但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但如果未获批准的,就不可以去外地。根据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七十二条<br/>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br/>
(一)犯罪情节较轻;<br/>
(二)有悔罪表现;<br/>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br/>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br/>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