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年龄
更新时间:2023-09-18 0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年龄最低是十六周岁,缴满十五年才可以享受养老保险的待遇。养老保险需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如果用人单位不缴纳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劳动仲裁维权。
一、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年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年龄最低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参保居民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政府对参保居民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二、
养老金退休后发多少月
养老金退休后发多少月不可一概而论,养老金会一直发放到领受人去世。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可以领的金额,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
基础账户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除了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之外,每年还予以计息,过去年化利率是2%-3%,2016年则调到8%以上。计发月数是按照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均寿命来确定的,目前50岁退休为195,60岁退休为139,65岁退休为101。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长,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少。

三、
农村户口养老保险能补交吗
农村户口养老保险能补交,交满十五年即可,只不过以前在单位的时候,单位帮您交当地去年社会平均工资的20%,个人交8%,如果离开原单位现在自己交,就需要交全部的28%。找法网提醒,补交养老保险有两种方式,一是个体补缴,由个人到户口所在区的养老保险公司个体处进行补缴;二是单位补缴,这主要是由于单位原因造成的迟缴或漏缴,需由单位进行补缴。按照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和比例为标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法律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政府补贴的,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自己交的加上政府补贴、利息等构成的。究竟能领多少,一般是这两项之和除以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能转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吗
你好,参保人在居住地内,在缴费期间跨统筹地区转移户籍的,可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转入迁入地,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再转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样
城乡养老保险一般是归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管理,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可以去咨询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来了解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