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权证书有什么用?
更新时间:2022-12-28 1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动产权证书的作用在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另外,不动产权证书还可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有利于房管部门对不动产进行管理,在涉及房屋征收等情况,不动产权证书还是获得补偿的重要依据。
一、
不动产权证书有什么用
不动产权证书的作用是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规范登记的行为。不动产证是购房行为有效、合法的证明,更是购房者落户的必要条件。不动产证是房产进行转让、赠与和继承的重要凭证,没有办理不动产证,这些行为便不能进行。不动产证是住房制度改革、旧城改造、房屋拆迁时的法律依据。房屋的使用年限一到或者是受政策、规划的影响,房屋需要拆迁时,不动产证是获得政策或者相关拆迁法规的拆迁赔偿的重要依据。
二、
不动产登记办理的正当理由
1.尚未登记的不动产首次申请登记的;
2.继承、接受遗赠取得不动产权利的;
3.权利人姓名、名称或者不动产自然状况、用途发生变化,申请变更登记的;
4.不动产灭失或者权利人放弃不动产权利,申请注销登记的;
5.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的;
6.预售人和预购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后,预售人未按约定与预购人申请预告登记,预购人申请预告登记的;
7.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决定等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不动产权利的。

三、
不动产证具体多久能办下来
不动产证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能办下来。
法律依据: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0个工作日是上限,并不是必须办理30个工作日。
找法网提醒你,符合规定的申请材料才能受理,审查时限不包括公告时间。为了方便群众和企业,登记机构将会进一步优化办事程序,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事时限。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法典不动产权属证书是什么
民法典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指由国土资源部监制的不动产登记簿证,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权利人可以到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部门递交申请,核税缴税领取不动产权属证书。法律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五条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公场所申请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前,申请人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第二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指什么
民法典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指由国土资源部监制的不动产登记簿证,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权利人可以到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部门递交申请,核税缴税领取不动产权属证书。法律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五条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公场所申请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前,申请人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第二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