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能判多少年

更新时间:2023-01-03 1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理论上能判七年至十五年,但是如果肇事者有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量刑情形的,也可能会判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又聋又哑的人的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一、

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能判多少年

  肇事逃逸造成死亡的,能判七年以上,《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为十五年,并且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

撞到人跑了多长时间算逃逸

  撞到人跑了逃逸的认定并不以逃跑的持续时间为要件,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因此找法网提醒您注意,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

  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

肇事逃逸造成死

三、

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怎么办

  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依法以较法定刑为基准,视情节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这样处理是因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和“投案自首”是在两种主观故意支配下实施的两个独立行为,应分别进行法律评价。有利于鼓励肇事者主动投案,悔过自新;同时,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及时赔偿被害方,使案件得以及时侦破、审结,节约司法资源,符合刑法立法本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车祸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有如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因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导致被害人无法及时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该情形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量刑标准,应当对肇事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者逃逸至人死亡
您好,构成交通肇事罪了
肇事逃逸撞死人了
肇事后,被害人并未当场死亡,还有救护的可能,因驾驶员逃逸,没能及时得到救助而死。如果当场死亡,即使驾驶员逃逸也不成立“逃逸致人死亡”。如果驾驶员逃逸,但伤者仍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即使仍然死亡,驾驶员也不成立“逃逸致人死亡”。 <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br/>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花钱托关系进民办大专这种行为本身不合法,可能涉嫌行贿等违法犯罪。贷款主要看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比如有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矽肺二期赔偿后升为三期一般还有赔偿。因为病情发展到三期,意味着职业病状况加重,损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有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前车在城市快速道路停车未开双闪一般有责任。城市快速道路车流量大、车速快,停车应按规定开启双闪警示后车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7分钟前
先别急。你要保留好在驾校宝典填信息和华世美酒订单的相关证据,像页面截图、消息记录等。接着尝试联系华世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9分钟前
劳动合同里这种约定不一定有效。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约定劳动者提前离职的违约金。一般只有涉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