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登记办理流程
更新时间:2022-11-29 12: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收养登记办理流程是收养人到收养登记机关递交申请书与必要的身份证明、经济状况材料等,由收养登记机关对材料进行审查后,为审查合格的收养人办理登记,发给收养证。
一、
收养登记办理流程
收养登记办理流程如下:
1.收养人需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递交申请书应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婚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能力的证明;
2.收养登记机关对收养人提出的申请和材料进行审查;
3.对经审查合格的收养人办理登记,发给收养证,自收养登记之日起收养关系成立。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二、
收养协议的内容有哪些
收养协议的内容有:
1.送养人、收养人、被收养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及相互关系;
2.收养的原因;
3.共同送养人、共同收养人的意思表示;
4.被收养人(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意思表示;
5.送养人、收养人、被收养人的权利与义务;
6.收养开始的时间;
7.共同送养人、共同收养人和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被收养人在协议书上签字。

三、
过继和收养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过继和收养区别是:
1.过继是中国民间的习俗。按民间习俗已形成事实收养的,可予承认。民间的过继不具备法律效力。办理事实收养公证,只是对非法收养行为既成事实的证明,不能以事实收养公证反证事实收养行为的合法性,更不能以此为由免除计划生育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理或处罚责任。
2.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人私自收养弃婴可以办理收养登记吗?
如何办理收养手续问题: 《收养法》规定,收养应当向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需要什么手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 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
4. 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
5. 养子女年满10周岁的应征得本人同意。被收养人仍未成年的,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送养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