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过失致人重伤怎么判刑
更新时间:2022-11-18 12: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防卫过当过失致人重伤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防卫过当属于故意还是过失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如果当事人防卫过当有伤害对方的故意,需要按照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一、
防卫过当过失致人重伤怎么判刑
防卫过当过失致人重伤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找法网提醒您,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防卫过当刑事责任的承担如下:
1.防卫过当的定罪
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的罪名,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行为触犯的罪名主要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
2.防卫过当的处罚
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防卫人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的多,所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特殊防卫问题
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不法侵害行为性质严重,且强度大,情况紧急,因此,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和其他后果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所谓“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类似的暴力犯罪。
二、
防卫过当属于故意还是过失
防卫过当属于故意还是过失要根据具体的情节而定,防卫过当不一定属于过失犯罪,如果防卫过当有伤害对方的故意,造成伤害后果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
1.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防卫过当,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而正当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防卫过当致人重伤要怎么判,法律依据是什么
防卫过当致人重伤时,法院会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是否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并据此决定是否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些考虑因素包括过当的程度大小、防卫动机、权益性质以及社会舆论等。对于正在进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虽然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通常会减轻或免除处罚。此外,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同样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
请问一下,致人重伤的防卫过当如何判刑
对防卫过当者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谓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致人重伤的防卫过当怎样判刑
1. 防卫过当导致重伤可能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基础上减轻处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
2.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3.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