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违建认定标准

更新时间:2022-11-02 0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农村建房违建认定标准是占用已规划为公共场所、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非法转让兴建的建筑等。违建房政府不可以随便拆,政府需要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进行,如果执行程序不合法或者没有权限,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一、

农村建房违建认定标准

  农村建房违建认定标准:

  1.占用已规划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或公共绿化用地的建筑;

  2.不按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的建筑;

  3.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

  4.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非法转让兴建的建筑;特区内城市化的居民委员会或股份合作公司的非农业用地非法转让兴建的建筑;

  5.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业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违反城市规划或超过市政府规定标准的建筑;

  6.擅自改变工业厂房、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建筑;

  7.逾期未拆除的临时建筑;(八)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其他建筑。

二、

违建房政府随便能拆吗

  对于违建房政府可以拆除,但不能随意进行强拆,拆除违法建筑一定要经法定的程序,例如要发出违法建筑认证书、发出拆除通知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六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农村建房违建认定

三、

违建房被强拆,有得赔偿吗

  违建房被强拆如程序合法,且是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强拆决定,则没有赔偿。

  找法网提醒您,《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六十八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雨棚违建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雨棚违建界定标准 1、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擅自施工建设的; 2、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3、未经批准或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时限不拆除的; 4、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在农用地、林业用地等非建设用地上建设的; 5、非法转让、买卖、租赁或变相买卖、租赁土地进行建设的; 6、无法提供职能部门或住建局出具的其它准许动工建设书面材料的。 二、违建房如何处理 1、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执行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有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拆除; 2、乡镇人民政府发现正在建设的乡村违法建设后,应当立即书面责令停止建设,当事人不停止建设的,可以查封施工现场; 3、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发现已经建成的乡村违法建设后20日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取得规划许可而未取得规划许可,不符合村庄规划的,限期拆除。
违建怎能轻易认定,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存量违建也是违建。存量指的是某一特定时间点,过去生产积累的产品、货物、储备以及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存量违法建设即指这一结存数量中的违法建设部分。对于存量违法建设的解决办法,应明确违法建设的处置计划和分阶段处置任务,压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联动查处和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同时,应制定分类处置办法和政策措施,依法处置存量违法建设,杜绝选择性执法。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应坚决拆除;对于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违法建设,应优先拆除;其他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也应依法依规妥善处置。此外,还应选择部分典型案件公开挂牌督办,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形成严厉打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向专业的律师和法律机构寻求权威的法律意见和咨询。
农村违法建筑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农村违法建筑的认定是什么 1、农村违法建筑的认定如下: (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 (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 (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 (4)擅自将临时建筑设成为永久性建筑。 二、什么情况下的违建不能拆除 违建不能拆除的情况如下: 1、影响建筑物和建构物主体结构安全的; 2、现有技术条件无法实施拆除的; 3、拆除后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通过改正或补办手续,由违章建筑变成合法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