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7-23 0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法律规定是,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
一、
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法律规定
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法律规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平均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不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二、
外包员工是否适用综合工时
找法网提醒您,外包员工可以适用综合工时。
劳务派遣用工的特殊性在于用工单位可以根据其工作岗位的特点向劳动部门申请特殊工时,而劳务派遣公司作为法律上的用人单位,因为其本身没有工作岗位,因此,无法向劳动部门申请特殊工时。基于劳务派遣中的三方关系,劳务派遣公司与派遣员工之间属于劳动关系,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属于劳务关系。由于特殊工时是针对岗位而审批的,因此,若派遣员工从事的是获批的特殊工时,那么,派遣员工应当适用于用工单位获批的特殊工时。
但是,特殊工时能适用于派遣员工,除了获得人社部门批准外,还有一个前提,即派遣员工被明确书面告知其从事的岗位属于特殊工时。仅仅获得批准而没有明确告知派遣员工的,派遣员工并不当然适用于特殊工时。

三、
综合工时制度未批准怎么处罚
综合工时制度未批准的处罚:用人单位未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擅自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向劳动者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并补办审批手续,拒不执行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计算综合工时加班费,法律规定是什么
加班费计算法律依据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等其他相关劳动法规,加班费计算先计算总加班时间;再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出小时加班工资;最后用总加班时间乘以小时加班工资得出总加班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怎样计算综合工时加班费,法律规定是什么?
加班费计算法律依据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等其他相关劳动法规,加班费计算先计算总加班时间;再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出小时加班工资;最后用总加班时间乘以小时加班工资得出总加班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如何计算综合工时加班费,法律规定是什么
加班费计算法律依据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等其他相关劳动法规,加班费计算先计算总加班时间;再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出小时加班工资;最后用总加班时间乘以小时加班工资得出总加班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