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认定司法解释
更新时间:2022-11-15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职务侵占认定司法解释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起点。
一、
职务侵占认定司法解释
职务侵占认定司法解释: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二、
职务侵占可以先拘留吗
职务侵占只要符合以下情形的可以先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3.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5.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
职务侵占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职务侵占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十一条
-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三条
-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七十一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标准如何认定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利用了职务的便利、是否存在侵占行为以及侵占的数额是否达到了法定的较大标准。关于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刑事追诉和民事赔偿两种,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务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咨询和帮助。
职务侵占罪的人员认定是什么
认定职务侵占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单位人员;
2. 行为人具有直接故意侵占单位财物的行为;
3. 被侵占的财物属于单位财产;
4. 侵占的财物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符合这些条件的,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定罪处理。
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的定罪主要依据是侵占的数额。侵占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下的刑罚;侵占数额巨大的,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侵占数额特别巨大的,则会被判处十年以上刑罚。当事人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遵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