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形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2-11 08: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订立形式分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合同订立与成立的区别在于合同订立强调的是当事人协商的过程,合同成立强调的是结果,即合同内容经过协商确定了下来。
一、
合同订立形式有哪些
合同订立形式如下:
1.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
2.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书面方式表达相互之间通过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3.公证形式。是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以国家公证机关对合同内容加以审查公证的方式,订立合同时所采取的一种合同形式。
4.鉴证形式。是当事人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以国家合同管理机关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方式订立合同的一种合同形式。
5.批准形式。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类别的合同须采取经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审查批准的一种合同形式。
6.登记形式。是指当事人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将合同提交国家登记主管机关登记的方式订立合同的一种合同形式。
二、
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在于:
1.合同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同成立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
2.合同订立是过程,合同成立是结果,合同订立是合同成立的基础,而合同订立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成立,因为合同成立,必须同时具备意思自愿、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主体这三个条件,而合同成立后并一定生效,正常情况下合同成立后只要内容不违法即生效,但在两种情况下不生效:一是附延缓条件或者始期的合同,一是需要审批的合同。
3.从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合同生效的关系上说,合同订立是合同成立的基础,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有合同的订立未必就有合同成立,合同成立也未必就是合同生效。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的存在是因为交易双方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相同的易市,它具备了邀约阶段与承诺阶段应该具备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交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三、
合同订立程序有哪几个阶段
1.一方当事人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
2.受要约人同意该要约的,可以做出相应的承诺;
3.承诺生效的,合同成立。
4.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签字、盖章。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订立劳动合同一般应具备哪些条款?
你好,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同时,要注意劳动合同的内容,这是履行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除此以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协商约定其他条款。
以保险协议形式订立的保险合同
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是应当坚持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愿、合法等项基本原则。保险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又称投保和承保两个阶段。《保险法》第十一条,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订立合同应当采用什么形式?
在订立合同书时,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同,内容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赠与合同等。整体格式可以参照以下:
一、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
二、合同双方就标的物、事项所达成的有关事宜的一致约定;
三、合同标的物具体信息,如位置、大小、编号等;
四、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方式、期限;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免责条件;
六、合同的变更与解除、解决争议的办法;
七、合同的份数;
八、双方当事人的亲笔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