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审理环节有哪些阶段
更新时间:2022-11-12 08: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开庭审理环节包括的阶段有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开庭并核对当事人信息、进行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四大阶段,法庭辩论要按照规定额顺序发言,辩论结束后当事人需要做最后的陈述。
一、
开庭审理环节有哪些阶段
开庭审理环节有如下阶段:
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4)宣读鉴定结论;
(5)宣读勘验笔录。找法网提醒,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证据,而且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3.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互相辩论。
4.评议和宣判。
二、
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出判决?
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出判决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只需要在规定的审结期限内判决即可: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三、
民事案件开庭原告可以缺席吗?
民事案件开庭原告一般是不可以缺席的,民事诉讼开庭原告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离婚纠纷开庭审理包括哪些流程
离婚开庭审理阶段流程:
1、首先在审理前会进行法庭调查,然后进行法庭质证;
2、接着,会进行法庭辩论;
3、辩论结束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辩论结束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起诉离婚开庭审理的程序有哪些
起诉离婚法院开庭流程如下:
1. 庭审准备。
2. 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
(2)出示证据和质证。
3. 法庭辩论。
4. 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1)合议庭评议。
(2)宣告判决。
宣告判决的内容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结果和理由、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
请注意,离婚案件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可以不公开审理。
法院开庭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的程序有哪些?
诉讼过程中被告死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但对于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人民法院经过缺席审理并确认无罪的,会依法作出无罪判决。如果案件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且被告人已经死亡,人民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