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定合同与签订合同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2-09-28 13: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签定合同与签订合同没有本质区别,二者在法律上都是指民事主体将协商一致的事项确定下来,但是法律严格意义上,“签订合同”更专业,签订合同需要有两方以上的民事主体,合同的签订必须是依法进行的,否则将无法成立。
一、

签定合同与签订合同有什么区别

  签定合同与签订合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都是指双方或几方把商定的事项用书面形式(如条约、合同等)肯定下来。“定”与“订”两字的使用上,区别于“定金”和“订金”中。“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订金”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它不具备定金所具有的担保性质,可视为“预付款”,当合同不能履行时,除不可抗力外,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承担违约责任

二、

合同签订的日期可以修改吗

  合同签订的日期可以修改,但是修改是否有效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合同签订之后,任何一方为了己方利益,采取非法手段控制他人、盗窃合同进行合同修改或伪造的,合同修改部分无效,维持原合同约定内容。

  2.合同签订之后,任何一方想进行合同修改的,必须告知对方,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后,重新签订合同或在原合同相应条款作修改或补充,并在修改地方加盖双方公章(个人手印)。找法网提醒,若只有口头答应但没有对合同做修改或者没有在任何一处有修改变动的地方盖章(手印),视为无效,合同维持原有内容继续生效。

签定合同

三、

合同签订的条件

  合同签订需要如下条件: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签订和签署有什么区别吗
1. 签署和签订不同。签署是签字行为,而签订更综合,包括合同订立和签字。 2. 签订前需双方协商确定合同内容,如《民法典》规定的各项条款,之后再进行签署,即签字确认合同成立。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是什么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签订是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的意思,而签定是通过签署合同而确定了某件事情的意思。从许多人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很多地方通用,但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言字旁“签订”合同。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签订与签订的区别是什么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签订是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的意思,而签定是通过签署合同而确定了某件事情的意思。从许多人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很多地方通用,但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言字旁“签订”合同。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你好,没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谁什么原因起诉谁还钱?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5分钟前
根据《合同法》,高利贷超出法定利率部分无效,建议协商或诉讼解决。
你好,是被骗了钱吗?被骗了多少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