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罪推定原则
更新时间:2022-11-04 11: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无罪推定原则指在诉讼程序当中出现证据不足的情况不能推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时,则应当认定其无罪,并按照无罪情形处理。无罪推定的特点是更侧重于实质、强调其实质上的证明责任等。
一、
什么是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表现为诉讼中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自证其罪;任何人本身都不能成为自己追诉的对象。并且未经法院判决,不能认定任何人有罪。
二、
无罪推定的特点是什么
1.中国的无罪推定原则更侧重于实质,而不仅仅是称谓问题。在立法上没有使用“假定其无罪”和“不能被称为罪犯”等表述,而是使用“不得确定有罪”的表述。
2.在证明责任的问题上,不仅强调了国家机关在形式上的责任,而且更加强调其实质上的证明责任。在国家机关履行职责时,不是强调被告人的消极对抗,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均不享有沉默权,而是强调控辩双方的积极配合,当然,并没有要求被告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3.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明确规定了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的行为标准,要求既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

三、
无罪推定原则的影响
对于被告而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既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冤狱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找法网提醒您,对于检方而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可使警察与检察单位在调查犯罪搜集证据时需更加用心,而不至于草率办案,栽赃无辜民众,积极寻找证据的同时也更能接近事实真相,达到罪刑相当原则的要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国实施的是无罪推定原则吗?
是的,实施无罪推定。具体操作包括:确保法院在审判前将被告人视为无罪;举证、质证和认证程序必须依法进行;若无法认定有罪,则按无罪处理;若罪行轻重无法确定,则按罪轻处理。
我国实行的是无罪推定原则吗
法律分析: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之一,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是指“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但在中国的司法实践领域,还并未全面承认无罪推定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无罪推定原则表现为诉讼中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自证其罪;任何人本身都不能成为自己追诉的对象。并且未经法院判决,不能认定任何人有罪。
<br />
法律依据:<br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br />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br />
《刑法》第三条 <br />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