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是如何产生的
更新时间:2023-02-28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独立董事的产生是由股东大会进行选举产生的,独立董事的作用是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关注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等。
一、
独立董事怎样产生
独立董事的产生方式如下:
1.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
2.独立董事的提名人在提名前应当征得被提名人的同意。被提名人应当就其本人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其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发表公开声明。
3.在选举独立董事的股东大会召开前,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按照规定公布上述内容,上市公司应将所有被提名人的有关材料同时报送中国证监会、公司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和公司股票挂牌交易的证券交易所。
4.中国证监会在15个工作日内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进行审核。对中国证监会持有异议的被提名人,可作为公司董事候选人,但不作为独立董事候选人。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该上市公司其他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但是连任时间不得超过6年。
二、
独立董事的特点
独立董事具有独立性、专家性和兼职性的特点。独立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所谓独立性概括起来分别表现就是:
1.独立的财产,即独立董事的财产应独立于其任职的公司;
2.独立的人格,即独立董事应独立于公司的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
3.独立的运作,即独立董事的任职应独立于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
找法网提醒您:专家性是指公司外聘的独立董事多是经济、法律、金融或人事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或是其他在政府或民间有发言权或有一定影响的人士。兼职性是指独立董事一般在公司之外都由自己的事务,他们并不在公司中任职,因而独立董事又被称为公司的兼职董事。

三、
独立董事的作用是什么
独立董事的作用是:
1.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2.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3.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独立董事和董事的区别
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区别具体如下:
1、任职方式不同。独立董事不担任除公司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并且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
2、含义不同;
3、其他不同。
法律依据: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区别具体如下:
1、任职方式不同。独立董事不担任除公司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并且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
2、含义不同;
3、其他不同。
法律依据: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一
(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本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
独立董事在公司里算是独立董事吗
独立董事不是只存在于上市公司。《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担任独立董事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
(二)具有本《指导意见》所要求的独立性;
(三)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
(四)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
(五)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法律依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第二条担任独立董事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
(二)具有本《指导意见》所要求的独立性;
(三)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
(四)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
(五)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