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区别
更新时间:2023-09-15 08: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区别在于抵押人可以为债务人本人,也可以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而抵押权人是债权人。抵押权人的权利义务是抵押权人享有对抵押物的支配权和遵守抵押合同的义务。
一、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区别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抵押人,是指为担保自己或他人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提供抵押担保的人。
抵押权人,是指对债务人享有债权,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得就抵押物优先受偿的人。
2.法律角色不同:
抵押人可以为债务人本人,也可以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在抵押担保中,抵押人的确定应当以抵押合同为标准,抵押合同中与债权人相对应的一方当事人就是抵押人。
而抵押权人就是受抵押担保的债权的债权人。
3.归属问题:
抵押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提供用于抵押的特定财产所设定的物权。抵押权是一种财产权,权利人可对之加以处分。
抵押权人可以让与抵押权,或再为他人提供担保。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例,借款人就是抵押人,而放款银行就是抵押权人。
二、
抵押权人的权利义务
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支配权。找法网提醒您,抵押权具有物权特征,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在债权得不到实现时,抵押权人有权就抵押物的变价和抵押物的孳息优先于后手抵押权人和普通债权人受偿。
抵押权人遵守抵押合同的义务。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应严守抵押合同的规定,不得损害抵押人的合法利益。

三、
抵押权人的债权确定有哪些情形
1.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届满;
2.没有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确,抵押权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额抵押权设立之日起满二年后请求确定债权;
3.新的债权不可能发生;
4.抵押财产被查封、扣押;
5.债务人、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6.法律规定债权确定的其他情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区别是哪些
抵押权和抵押权人主要有以下区别:
1.抵押人是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主体,而抵押权人是债权人;
2.抵押人是提供抵押物的人,而抵押权人是对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的人。
根据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其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抵押权人和抵押人,有什么区别
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区别:
1. 定义不同,抵押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所供应用于抵押的特定工业所设定的物权。抵押权是一种工业权,权利人可对之加以处置。
2. 权利不同,抵押权人能够让与抵押权,或再为他人提供担保。
抵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以担保债务的履行。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在此,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此外,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若未在此期限内行使,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区别是什么
抵押权和抵押权人主要有以下区别:
1.抵押人是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主体,而抵押权人是债权人;
2.抵押人是提供抵押物的人,而抵押权人是对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的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抵押权的定义】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