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如何区分

更新时间:2023-08-12 18: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诉讼时效终止中断的区分要从发生的时间、法定事由、法律后果三个方面来区分,简单来说,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中断事由消除后实效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止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事由消除后,时间继续计算。
一、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如何区分

  诉讼时效终止中断的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发生的时间不同

  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

  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

  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二、

诉讼时效的特征有哪些

  诉讼时效的特征有以下几个:

  1.诉讼时效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发生权利消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2.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由法律规定的不得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规定。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但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

  5.法官无权主动释明并适用该时效的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诉讼时效的起算,也即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它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即从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日开始算起。

诉讼时效终止中断

三、

债务诉讼时效届满后会发生什么后果?

  债务诉讼时效届满后会发生下列后果: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3.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

  4.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甲欠乙的钱,丙为甲的保证人,诉讼时效届满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偿还,也不能转而要求丙偿还。

  找法网提醒,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038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有什么区别?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如下: 1、诉讼时效中止发生的时间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而时效中断则是在时效开始之后任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发生; 2、发生的原因不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有区别吗?
一、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有哪些 1、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有三个区别,分别是: (1)发生的事由不同。前者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后者因提起诉讼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诉讼时效中断与诉讼时效中止的区别
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时效的任何一个区间内,而诉讼时效中止仅能发生在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同时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时效应当重新计算,而诉讼时效中止的,时效计算暂停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在于:两者发生的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时效中断则发生在时效开始后完成前的任何时间。产生的效果不同
有关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词汇的解释
你那后,建议参考相关解释
诉讼时效中断与诉讼时效中止的区别
因主张而为中断,出现法定事由为中止。
没有办理独生子女证,退休后能否领取独生子女补贴?
你好,对于独生子女领补贴的标准的问题,在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后,是可以每个月领取到补贴的,这个补贴通常是由单位来进行发放的,如果退休了,那么也可以一次性领
工伤十多年了,单位没赔偿怎么办?
工伤未赔偿,可采取以下措施:1.与单位协商,提出赔偿要求;2.协商无果,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3.仲裁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各步骤需准备相关证据,确保权益
我未成年去租车行租车
未成年人租车存在合同无效、事故责任难以承担等风险。租车行应核实租车人年龄,家长应监管未成年子女行为,避免法律风险。
未满14岁男孩和已满18岁女孩发生关系,男方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如果意外摔伤3个月后回原不部门上班,原部门不接受怎么办
先申请工伤认定。如原部门仍不接受,可持工伤认定书协商,或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维权。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证明自己的权益。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