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9-12 1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有多种,其中包括不可抗力因素;合同履行期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债等等。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条件是,当事人行使解除权,在法定的期限内解除。
一、
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是什么
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找法网提醒你,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条件是什么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条件为:
1.合同约定了解除条件,该条件已经成就或者合同存在法定解除的情形;
2.具有解除权的当事人行使该权利;
3.解除合同要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之内;
4.以通知的方式告知对方或者直接通过诉讼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三、
合同法定解除是什么意思
合同法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合同的解除权。在具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预期违约等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行使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解除的法定要件
关于合同解除的要件,无论是法定解除、约定解除还是协商解除,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和规定。法定解除需满足《民法典》中列明的情形;约定解除需依据合同中明确的条款进行;协商解除则需双方协商一致,并确保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双方是否可以协商确立合同解除的条件?
在双方协商解除合同的过程中,核心在于确保双方的同意、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达成一致,然后签订解除协议,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解除条款,可以依据这些条款进行操作。在解除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解除合同的必备条件
解除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合同解除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合同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拘束力,非依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随意解除合同。
2. 合同的解除形式包括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其中,协议解除需要双方协商行为,而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则需要有通知对方的行为。
3.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若通知中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且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4. 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5. 若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通过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方式主张解除合同,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后,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