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9-10 07: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在于行政法律关系产生于不平等主体之间,其他法律关系在平等主体间产生。
一、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是什么?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受法律规范调整的因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行使进行监督而形成的,在行政权力主体与其他机关及行政相对人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

  找法网提醒你,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二、

行政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有:

  1.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在不平等主体之间产生,其他法律关系在平等主体间产生;

  2.调整法律不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有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由民法典调整。

行政法律关系

三、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行政法主体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主体,或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也有人认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监督主体。在这层意义上,行政法主体是指受行政法规范的调整,享有行政法上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学术界之所以会存在对同一概念的如此分歧,主要源于各自视角不同。后者的特点在于强调了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及该关系中的监督主体,虽然没有跳出“行政法律关系”的范畴,与前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从表述的角度看更为明确和全面,尤其是在探讨“行政主体”这个概念时,采用后者的观点更有利于在与行政相对方相对应的关系上把握之。简而言之,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包括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特殊的一方主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律关系是什么,最后举个例子。
宪法的法律关系简称为宪法关系,是指根据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是立宪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宪法上的表现
行政法律关系的通俗解释是什么
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形成或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包括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