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的仲裁程序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22-09-08 07: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合同的仲裁程序的规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的规定,即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提交书面申请和仲裁协议。不能适用仲裁的纠纷有两种,一种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有关身份权利的纠纷,另一类是行政争议。
一、
经济合同的仲裁程序有哪些规定
经济合同的仲裁程序有下列几项规定:
1.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2.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
3.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
4.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二、
不能适用仲裁的纠纷
不能适用仲裁的纠纷如下: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不同程度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当事人本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由政府机关作出决定,不属 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2.行政争议不能裁决。行政争议,亦称 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指 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外国法律规定这类纠纷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 诉讼解决。

三、
仲裁的优点
冲裁有如下优点:
1.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包括自愿决定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自愿决定解决争议的事项,选择仲裁机构等。
2.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3.一裁终局。即裁决一旦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是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的,仲裁也没有二审、再审等程序。
4.不公开审理。
5.独立、公平、公正。仲裁是由仲裁庭独立进行的,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干涉仲裁庭。仲裁委员会聘请的仲裁员都是公道正派的有名望的专家,由其居中断案,更具公正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经济合同仲裁和法院收费
律师代写合同的收费没有固定标准,要根据合同内容、合同难度和复杂性、律师自己收费要求等等,由当事人与律师协商确定。律师费即律师代理费,是指律师为委托人代理法律事务应当收取的报酬。
律师收费的方式及收取多少律师费用都是由律师与委托人在一定范围之内协商确定的。具体如何收费以及收取多少律师费,都应该与律师个人协商确定的。
仲裁经济合同的大体程序
仲裁程序是指双方当事人将所发生的争议根据仲裁协议的规定提交仲裁时应办理的各项手续。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经济合同仲裁时效的规定
合同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八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