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法院必须先调解吗
更新时间:2022-09-29 12: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起诉离婚时法院必须先调解,经调解如果能达成和解的,则可以制作调解笔录结案,调解无效的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或者不准予离婚,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婚诉讼的各个阶段,只要当事人愿意,随时可以调解。起诉离婚的管辖法院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有特殊情况的,可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一、
起诉离婚时法院必须先调解吗
起诉离婚时法院必须先调解。《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离婚案件当事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当出具书面意见。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可以制作调解笔录结案。
二、
起诉离婚的管辖法院
起诉离婚的管辖法院按照如下规则确定:
1.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2.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3.若被告有以下情况的,可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1)对下落不明或者是宣告失踪的人起诉离婚。
(2)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离婚诉讼。
(3)对于被监禁的人提起离婚诉讼。

三、
离婚起诉的特别规定
离婚起诉的特别规定有如下内容:
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该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以上所规定的“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3.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起诉离婚必须调解吗
起诉离婚前可先调解。调解成功可协议离婚;调解失败或无法调解,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过程中,若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无和好可能,法院将判决离婚。
若存在重婚、家暴等严重情形,调解无效时,法院也会直接判决离婚。
你好网上起诉离婚必须要有调解书才行吗
1. 起诉离婚不一定需要本人签字,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签字。但如果是调解离婚,则必须本人签字才能生效。
2. 起诉离婚的判决,在法院判决书作出并送达当事人后,如果无人上诉,则经过十五天即可生效。
3.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4. 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一方去法院起诉离婚必须要先调解吗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