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状包括哪些内容?
更新时间:2023-08-11 04: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诉讼状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日期。民事诉讼状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起诉状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凭证,起诉状也是被告应诉答辩的依据,起诉状是原告诉讼权利的体现。
一、
民事诉讼状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诉讼状包括下列内容:
1.当事人(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找法网提醒,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诉讼请求,分项写明向法院起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3.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写明起诉或提出主张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包括证据情况和证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4.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5.起诉人签名、日期。
二、
民事诉讼状的作用
民事诉讼状有如下作用:
1.当事人提交起诉状是其行使起诉权的表现,是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请求国家司法救济的途径,有利于其实体权利依法得到应有保护;
2.起诉状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予以立案、受理的凭证;
3.起诉状是人民法院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和审理的基础,通过起诉状可以使法院了解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为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打下基础;
4.起诉状也是被告应诉答辩的依据。

三、
民事诉讼的原则
民事诉讼有如下原则:
1.当事人平等原则
即当事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义务、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程序参与原则
当事人必须拥有影响诉讼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充分的参与机会。
3.辩论原则
即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的理由。
4.依法自由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或处置自己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5.程序公开原则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审理过程和判决宣告一律公开。
6.法官中立原则
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任何关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借款纠纷民事诉讼书应包含哪些内容?
借款纠纷民事诉讼书内容要全面。包括原被告信息、诉求和理由、证据等。信息要准确,诉求要明确,证据要充分,以支持诉讼请求,确保案件能够顺利受理和审理。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含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和解是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仲裁由专业机构裁决;诉讼则通过法院审判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包括哪些内容,需要遵循哪些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步骤是:
1、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
2、明确被告,确保被告的正确性;
3、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4、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5、答辩状应包含被告的详细信息,并由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6、如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适宜调解的民事纠纷,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