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

更新时间:2022-09-28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按重婚行为的情节和危害有轻重大小之分,其中就有想要摆脱虐待所构成的重婚,其社会危害性明显较小,还有的是遭受灾害在原籍无法生活而外流谋生等。
一、

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

  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按重婚行为的情节和危害有轻重大小之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有重婚行为,并不一定就构成重婚罪。只有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重婚行为,才构成犯罪。根据立法精神和实践经验,下面两种重婚行为不构成重婚罪:

  1.夫妻一方因不堪虐待外逃而重婚的。

  2.因遭受灾害外逃而与他人重婚的。

二、

重婚罪的认定

  1.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4.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5.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与非罪

三、

重婚罪证据可以由公安来收集吗?

  虽然一般情况下重婚罪属于自诉案件,只有被害人本人起诉法院才受理,检察院起诉法院不受理,但是重婚罪侵犯的客体不仅是犯罪者的合法配偶,也侵犯了社会秩序,即使重婚者的配偶不起诉,国家也应当追究重婚着的责任。找法网提醒您,对于重婚罪,公安机关有义务主动侦查,检察院也有权力提起公诉,不管被害人是否愿意。因此被害人要求追究配偶重婚罪,但证据不足的,可以报案并提供相关线索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408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从犯罪结果来看,如何区分罪与非罪
违法是指违反了国家相关宪法、法律、法令、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行为。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两者的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么区分重婚与非法同居?什么是重婚什么是非法同居?
您好,请问您是遇到相关问题了吗?您的情况建议您求助律师介入维权,具体问题建议您来咨询,电话咨询不会收取您的费用,主要用于了解案情和给出建议,您可以放心咨询,希望
您好,请问重婚与非法同居这个怎么区分?
重婚,是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犯重婚罪的,按《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配偶者
抢劫罪要区分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是否构成抢劫罪,要看是否有抢劫的主观故意和非法占有手机的主观故意
婚内和别人生了孩子算重婚吗?
婚内和别人生孩子不一定是重婚罪。从重婚者的主观特征来看,其重婚行为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已有的婚姻关系未解除而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重婚罪的
第三者怀孕是否构成重婚罪呢?
第三者怀孕不一定算重婚罪。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有:主体是有配偶的人和明知对方有配偶的人;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观上表现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
法院怎么判决重婚罪
对重婚罪的认定包括: 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已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即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已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重又结婚,这里即包括进行了婚姻登记的实质婚姻
自己有老公还在外面和别人光明正大在一起生活算重婚罪吗?
当另一方有下列情形,可以认定为重婚罪: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对外生活的事实婚姻),就构成重婚罪
外人可以举报重婚罪吗
重婚罪报案的方法:当事人可以直接前往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拨打当地公安报警热线报案重婚是指一方未的合法婚姻关系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前一婚姻未解除
有一个朋友包养了一个情人,现在要分手,女人找他要一万块,不然就起诉他重婚罪
构成重婚罪但没有人起诉的,那行为人就不会被判刑,也不需要坐牢。但是一旦有人起诉就行为人的重婚行为向法院起诉,法院经查明属实的,当事人会被法院依法判处两年以下有期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