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2-08-30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患纠纷处理流程首先要由医方做好解释工作,然后医院将相应的材料逐级上报,并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鉴定结果出来后医方可以与患者协商解决,无法协商一致的,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医方根据判决结果履行义务。医患纠纷起诉时间是三年。
一、
医患纠纷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医患纠纷处理流程如下: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3.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4.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5.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6.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二、
医患纠纷起诉时间多久?
医患纠纷起诉时间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找法网提醒,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医患纠纷中隐私侵权的主要形式
医患纠纷中隐私侵权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医务人员故意泄露患者个人隐私。医务人员对基于其职责和诊疗需要在知情权范围内获悉的患者个人隐私,负有特定的保密义务不得对他人泄露。
2.医务人员公开传播患者个人隐私。即以特定的医务人员为信息公开的源头,采取积极方法或放纵态度,通过在公开场合与他人相互谈论、整理归纳为文字材料传阅、上网粘贴发布供人阅读等,致存患者的个人隐私由第二人知悉向第三人或更多的人扩散。
3.直接侵扰患者个人隐私。医务人员对其通过正当途径知悉患者个人隐私,在明知患者不愿外人提及或首次提及已遭患者明示拒绝的情况下,仍出于其他目的,当面多次反重提及,伤害患者自尊,影响其正常生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
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有:
1、医疗机构应依照相关法规,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的进货查验和保管制度。
2、医疗机构应及时核实、自查患者就诊疗行为提出的疑问,并指定相关人员与患者或其近亲属沟通,如实说明情况。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配备相关人员,加强对各项医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医院的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1. 发生医患纠纷,双方当事人都应该冷静下来,医务人员要及时将事情上报上级处理,患者方也要积极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或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
2. 患者方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4.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有没有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处理有:
1、法院可以委托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应当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3、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事故等级和责任程度等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