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对执行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限
更新时间:2022-08-24 1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被执行人对执行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限是,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由执行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
一、
被执行人对执行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限
被执行人对执行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限是: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异议指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
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形
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三、
失信被执行人撤销后可以贷款吗
找法网提醒您,失信被执行人撤销后可以申请贷款。
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信息被删除后,当事人是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但银行可能会拒绝贷款申请,因为失信被执行人有不良的信用记录。
找法网提醒您,贷款人发放信用贷款时,是会对借款人进行严格审查、评估的,确认其资信具备还款能力。
《个人贷款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2.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3.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4.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5.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6.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执行异议的提出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审查执行异议的期限是15日,办理完毕的期限是1个月。法院在收到执行异议后,承办人应当在收到异议材料及执行案卷后15日内提出审查处理意见。执行异议的审查,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在1个月内办理完毕。如需延长期限,承办人应当在期限届满前3日内提出申请。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但对终结执行措施提出异议的除外。案外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如果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则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
案外人对执行异议提出有没有期限呢?
执行异议之诉的期限为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据相关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案外人异议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复议的期限是多少天
当事人对执行异议复议终审裁定不服的,可以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并且应当在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申请,否则终审裁定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裁定书上载明的内容履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