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公租房价格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2-08-22 11: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购买公租房价格一般是每平米800至1200。具体的价格由当地的政府部门制定。公租房申请流程是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在线申请;携带相关资料到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等待分配。
一、
购买公租房价格是多少
购买公租房价格一般为每平米800~1200。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提供政策支持,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是一个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找法网提醒您,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体
二、
公租房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公租房申请流程是:
1.申请人登陆官网在线申请;
2.然后携带规定资料前往预约的区住建局提出申请;
3.工作人员受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审;
4.初审符合申请条件的,由区受理窗口出具《备案回执》,扫描并上传申请人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提交市主管部门终审;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5.市主管部门按季度会同市规土委、民政、各区住房保障部门批量核查有关条件;
6.终审符合申请条件的,纳入轮候数据库;终审不合格的,由市主管部门驳回申请,出具《驳回申请通知书》;
7.按季度更新并公布轮候册。

三、
公租房有房产证吗
公租房项目也需是有房产证的。不过这个产权证不属于个人。公房的房产证是归政府所属机构或指定机构、产业园区、社会单位、开发企业或机构等的。通过向所在社区,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成功申请公租房的人员,只享有公租房的居住权,并不享有公租房的产权。公租房的房源也是合法的,也是有房产证的,只是持证人不是承租人的名字,而是政府或其他社会主体,机构或个人的名字。如果没有房产证,就无法证明房子的合法性,也就无法签合同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备案回执》
- [2]《不予受理通知书》
- [3]《驳回申请通知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租房申请的费用是多少,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公租房的收费标准及申请条件:
1、公租房按建筑面积乘以单价收费,每月每平方米15元。
2、水费、电费、物业费等其他费用按照当地收费标准收取。其中,水费为一吨3.8元,电费为0.49元每度,物业费为0.9元一平方米一个月。
3、区域不同,公租房的收费标准也会有所区别。具体的收费标准可以在申请时咨询管理部门。
4、公租房的收费根据政府批准的租金标准确定,并定期调整。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条件:
1、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2、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3、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需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向社会公布。
我想知道今年的公租房房补是多少?
法律分析:公租房租金标准一般为10元/平方/月,不同地区租金标准不同。政府投资建设和筹集的公租房租住满5年经市政府批准出售的,可以申请购买。出售的公租房自购房人办理房地产登记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5年后需要上市交易的由政府优先回购,回购价格考虑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等因素确定。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宿舍型住房。
您好,我问陆良公租房的价格是多少一年
法律分析:公租房租金标准一般为10元/平方/月,不同地区租金标准不同。政府投资建设和筹集的公租房租住满5年经市政府批准出售的,可以申请购买。出售的公租房自购房人办理房地产登记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5年后需要上市交易的由政府优先回购,回购价格考虑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等因素确定。
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宿舍型住房。
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