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方需要承担哪些违约责任
更新时间:2022-11-10 1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违约方需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式要看合同的约定以及具体的违约实事实,对于不宜继续履行或者无法继续履行的,应当采取其他的责任承担方式。违约的赔偿原则包括可预见原则、减损原则、过错相抵原则、损益相抵原则和免除原则。
一、
合同违约方需要承担哪些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方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具体来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二、
违约的赔偿原则
违约的赔偿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可预见原则
违约赔偿的数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是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减损原则
债务人违约,债权人应当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如果债权人违反减损以为的,不得就因违反减损义务而扩大的损失请求债务人赔偿。
3.过错相抵原则
受损害的一方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的,在计算损失赔偿额时应当相应减少。
4.损益相抵原则
如果守约方因导致损失发生的同一违法行为而获得利益的,应当从损失赔偿额中扣除该部分利益。
5.免除原则
如果违约方是因为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赔偿责任。

三、
既有违约金又有逾期利息可以同时主张吗
既有违约金又有逾期利息可以同时主张,违约金的规定强调了违约金的补偿性理念,同时有限地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补偿性违约金是对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他方违约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的一种预先估计,这符合民法中的损失补偿原则。但是找法网提醒您注意,在民间借贷司法实践中,出借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和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未按期还款的,应向出借人支付除逾期利息外,还应当支付违约金,二者相加远超过受法律保护的利率上限,变成了实质上的高利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的违约责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关于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主要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违约带来的影响,以及赔偿因违约导致的损失。具体采取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合同条款、实际情况以及违约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和处理。
违约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违约责任的处理包括确保合同目的实现的继续履行、减少损失的补救措施,以及涵盖实际与预期利益的赔偿损失。具体的责任方式和处理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有哪些
针对借款合同中的违约情况,借款人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操作包括:
1. 继续履行合同:完成未履行的贷款义务。
2. 采取补救措施:与贷款方协商,采取适当的补救行动以减轻损失。
3. 赔偿损失:按照法律规定,赔偿因违约导致的损失。
4. 支付违约金:如合同中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