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8-16 08: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物权和债权的区别表现为五个方面,即客体不同,权利的实现是否依赖于他人的行为不同,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不同,是否具有排他性不同,二者的优先性不同。物权变动即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物权变更需要进行公示,并且该公示具有公信力。
一、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物权与债权有如下区别:
1.客体不同
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给付行为。
2.物权是支配权,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其权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者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不能直接支配标的物。
3.物权是绝对权,这意味着物权的义务主体通常是不特定的,债权是相对权,其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人。
4.物权具有排他性,同一物上不容许内容不相容的物权并存。债权的兼容性则意味着一个物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债权。
5.物权具有优先性。
二、
物权变动
物权的变动,是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物权变动的原则有二,一是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二是公信原则,物权的变动以登记或者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即使登记或者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

三、
物权保护
物权的保护应当采取如下方式:
1.因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2.被无权占有人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或者返还原物后仍有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3.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损毁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或恢复原状仍有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4.妨碍行使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消除危险。
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找法网提醒,上述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债权与物权的本质区别何在?
债权与物权本质不同。债权是请求权,基于合同等产生;物权是支配权,具有排他性。处理方式上,物权可通过确认、保护、限制等实现,债权则通过履行、违约赔偿等保障。具体操作需依法律规定和案情实际。
物权纠纷与债权纠纷有哪些区别
债权和物权有以下区别:
1、物权与债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
2、物权反映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3、物权、债权的变动不同。物权的变动采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债权的变动则否。
物权纠纷与债权纠纷有什么区别
债权和物权的区别有:
1. 概念不同,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的权利,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2. 债权与物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