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更新时间:2023-08-01 09: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包括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保险赔款,军人的转业费,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等收入所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
一、

哪些免征个人所得税

  下列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二、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即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所得、红利所得等应纳税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才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找法网提醒您注意,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免征额不是一个概念,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假设数字为2000元,你当月工资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额,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元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元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

个人所得税

三、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1.累计预扣预缴应扣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扣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 2.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在计算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时,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请注意,以上内容主要聚焦于个体工商户的个税计算方式,与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个税计算方法虽有提及,但非本文重点。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 2.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在计算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时,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请注意,以上内容主要聚焦于个体工商户的个税计算方式,与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个税计算方法虽有提及,但非本文重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处理时,首先应查询当年税法规定的起征点金额。其次,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如工资、稿酬等,计算应纳税额。若收入低于起征点,则无需申报;超过起征点,需通过税务系统或前往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在申报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凭证以备查验。同时,若涉及税收优惠政策,如专项附加扣除,应按规定申请并享受。 对于高收入人群,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或律师,以合理规划税务安排,降低税务风险。此外,务必关注税法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税务策略,确保合法合规纳税。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遇到什么问题具体讲一下
你好,你咨询的纠纷问题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也可以先协商
你好,这边咨询法律问题具体是什么,双方有没有进行调解,可以诉讼
你好,你是什么案件情况的,可以详细描述
你好,你遇到什么问题具体讲一下
你好,方便描述具体案情,进一步详谈给出解决方案
你好这边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