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其养老保险怎么计算
更新时间:2023-08-15 0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未基本工资×相应的比例,该比例与工作年龄有关,如工龄十年以下的为百分之五十,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百分之七十,另外独生子女的还要加百分之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即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
一、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基本工资×一定的比例,找法网提醒,比例与工龄有关,工龄10年以下50%,10-20年的70%,20-30年的80%、在30-35年的85%、35年以上的90%,独生子女加5%,在海拔3000米以上工作的加5-10%。
二、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险怎么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险的计算办法如下:
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4.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年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年龄分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退休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退休。
(2)女干部:地厅级及以上级别女干部退休时间以任免机关批准时间为准。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的,年满60周岁退休。其他女干部年满55周岁退休。
(3)女工人:年满50周岁退休。
2.提前退休
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工作年限满30年。
3.机关单位工人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
男性年满50周岁以上、女性年满45周岁以上,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4.特殊工种
男性年满55周岁以上、女性年满45周岁以上,且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或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或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计算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绩效工资?
法律分析:
1.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则是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3.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
4. 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
退休费的标准根据工人、职员的连续工龄和符合的退休条件来确定,具体如下:
1. 符合特定条件的工人、职员,连续工龄在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退休费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十年以上不满十五年的,为百分之六十;十五年以上的,为百分之七十。
2. 对于有特殊贡献的工人、职员,退休费可以酌情高于上述标准,但提高幅度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十五,且需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为:要按照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计算,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