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的诉讼流程,遗产继承案立案条件

更新时间:2022-07-20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遗产继承的诉讼流程为,立案起诉阶段,递交起诉,提交材料和证据;庭审阶段,参加庭审;诉讼执行阶段,判决后不履行的,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法院对遗产继承案立案条件有,是本案的利害关系人,有明确被告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且属于本院管辖。
一、

遗产继承的诉讼流程

  遗产继承的诉讼流程:

  1.立案起诉阶段

  诉讼的开始是要先到法院立案,立案通过后书记员才能排期和确定开庭时间。立案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1)整理资料和证据:立案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继承诉讼证据,

  (2)书写和递交起诉

  (3)诉讼管辖与诉讼时效:无管辖权的法院不能接受该继承纠纷的立案,动产继承的由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继承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超过诉讼时效的继承案件也不能起诉。

  2.庭审阶段

  立案通过后,法院会发送传票,传票中会记载开庭的时间以及原告提供的各项起诉材料,供由被告参考并提出质证意见。在庭审期间,双方可就针对证据的效力、证据的证明能力以及证据是否真实合法等进行法庭辩论。找法网提醒您,同意和解的,可以当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和解。

  3.诉讼执行阶段

  庭审结束后,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判决,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提出异议或者是上诉的,该判决生效。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仍拒不履行,原告可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二、

遗产继承案立案条件

  遗产继承案立案条件: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继承

三、

遗产继承诉讼时怎样确定原告与被告

  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原告,应诉的另一方为被告。此外如继承人、受遗赠人中有既不愿参加诉讼,又不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应追加为共同原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写继承遗产纠纷诉讼诉状,如何立案
遗产继承纠纷起诉书应这样写: 1. 原告和被告的身份基本信息; 2. 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证据以及来源。在遗产继承纠纷起诉书中的事实和理由部分一般要陈述纠纷的事实,并写明诉讼请求的依据。 起诉书应当包含以下信息: 1. 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等信息; 3.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遗产继承诉讼多久立案审理
财产继承案件,属于普通的民事诉讼。如果该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该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