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就业协议书需要注意的问题,就业协议书有什么用
更新时间:2024-06-12 16: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介绍了签署就业协议书时需注意的问题、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和内容,以及毕业生违约的后果。签署就业协议书需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注明档案接收地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等程序。
一、
签署就业协议书需要注意的问题,就业协议书有什么用
1.毕业生需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同时需注明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档案的名称和地址。
2.需经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
3.用人单位必须在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书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送至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门。
4.由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协议书“乙方基本信息”中的“学校有关信息及意见”一栏填写(或制作长条章加盖),补盖学校就业部门公章,并及时将协议书反馈用人单位。
就业协议书的作用:
1.就业协议书的主要作用是在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就业协议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它不仅确立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聘用关系,还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与毕业时间差的问题,确保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规范了就业市场秩序。
二、
就业协议书内容包括
1.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2.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3.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包括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户口迁入地;违约责任;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4.各方应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5.其他补充协议。

三、
毕业生违约的后果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还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
1.就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往往为录用一毕业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甚至对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所安排。
一旦毕业生因某种原因违约,势必使用人单位的录用工作付之东流,用人单位若另起炉灶,选择其他毕业生,在时间上也不允许,从而给用人单位工作造成被动。
2.就学校而言,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行为认为是学校的行为,从而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
如果你对就业协议书还有疑问,欢迎在找法网留言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签署就业协议书时,需要特别留意哪些问题呢?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应当包括:
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基本信息;
2. 劳动期限;
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 社会保险的缴纳事宜;
6. 劳动报酬等。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 劳动合同期限;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 劳动报酬;
7. 社会保险;
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除上述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签定就业协议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就业协议书由用人单位制作好后,劳动者本人填写协议中属于本人信息的部分。就业协议书的内容要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基本信息;劳动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的缴纳事宜;劳动报酬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