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夫妻债务如何分割?关于离婚夫妻债务的认定

更新时间:2022-08-23 16: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夫妻债务分割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是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也就是理应均等分割。认定标准是,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均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一、

离婚夫妻债务如何分割?

  离婚夫妻债务的分割情况如下:

  1.若该笔债务是原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即使该债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则该债务在离婚后仍应由其个人来负责归还,法院在审理中可只列该个人为被告,判决其承担偿还。

  2.若该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则该债务的承担应根据夫妻离婚的方式和对债务的约定或规定来确定由一方或双方来承担。

二、

关于离婚夫妻债务的认定

  关于离婚夫妻债务的认定标准如下: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离婚夫妻债务分割

三、

夫妻离婚债务分割的原则

  夫妻离婚债务分割的原则有:

  1.坚持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原则

  2.协商一致的原则。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双方应从各自的实际承担能力和经济来源出发,协商一致解决,可多可少,也可由一人全部承担。找法网提醒您,如果协商不成,可向人民院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决定。

  3.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4.坚持男女平等与保护妇女利益相结合、考虑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能力的原则。

  5.采用举证倒置规则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798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夫妻离婚,债务如何分割?
可以协商债务分割,起诉的话一般债务是共同承担
夫妻离婚后的债务如何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是平均分割。具体情况可以与本律师进行详细了解,会根据您的情况给出专业法律意见,
夫妻离婚财产与债务分割
这种情况下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债务 离婚,夫妻离婚债务是不是由出轨方承但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于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所负的债务,即使是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但非法债务除外,如赌债或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所欠的债务,
夫妻贷款离婚,女人还要还贷款吗?
离婚了女方是否需要还贷款需根据以下情况判断:1、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2、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
工程欠款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
工程欠款属共同债务。若因共同生产经营产生,应共同承担;若非,但需方有证据证明用于共同生活或经营,也属共同债务。无证据则视为个人债务。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
子女债务缠身,法院能否执行其父母的财产?
子女债务一般不影响父母。有民事行为能力子女的债务自行承担;无民事行为能力子女的债务,父母可能需代偿。处理时需明确法律责任,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
夫妻之间帮助对方偿还贷款,分手后能回来吗?
夫妻离婚,银行贷款需要共同偿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父母应否承担子女所背负的债务?
《民法典》规定父母不需要承担子女的债务,如果子女是成年人,则对于其自身的债务应当由其自行偿还,但是如果子女是未成年,则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依据
就是我是未满16岁还但是我给我前男友花的钱超过了3000多可以要回来吗
可以。若是借款,留好证据后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若是恋爱消费,则一般无法追回。操作时需注意收集转账、聊天记录等证据。
男方现在不给我钱
赠与的财产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要求返还:1.赠与合同附有解除条件且条件成就;2.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4.赠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