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的含义是什么,以及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7-27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抚养权的含义是:父母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一项权利。对于这一权利的规定有:子女未满2周岁的,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2周岁的,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已满8周岁的,应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一、
抚养权的含义指的是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找法网提醒您,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二、
关于抚养权的规定有哪些
关于抚养权的规定有:
1.子女是未满2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3.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三、
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是什么
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是:
1.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
2.监护人并不都是应对被监护人尽抚养义务的人;
3.父母间不存在监护权变更问题,变更的是抚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婚姻法子女抚养权是指什么,具备着什么法律效力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以及子女的年龄等因素。
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如果继父母不愿意继续抚养,则认为抚养关系已经解除,该子女仍由生父母抚养。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孩子抚养权,有什么要求
你好,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主要考虑: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