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条件以及规定
更新时间:2022-06-27 13: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条件为:经过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受让方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受让人没有宅基地且符合取得宅基地的条件等。农村宅基地转让的规定是:转让主体具有特定性;转让的前提是转让方必须有住房保障;持有宅基地证明;存在宅基地转让协议。
一、
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条件
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条件如下: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二、
农村宅基地转让的规定
农村宅基地转让的规定如下:
1.转让主体具有特定性: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因为宅基地的初始取得的无偿性,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所以宅基地的使用权人必须是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转让农村宅基地时也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定。
2.转让的前提是转让方必须有住房保障
基于我国的一户一宅政策,宅基地具有保障农民基本居住需求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特定功能,不能让农民失地、失去住房保障。
3.持有宅基地证明
宅基地证可以证明权利人对宅基地的使用权,涉及宅基地的转让必须要有宅基地证,以确定宅基地的权利归属,没有宅基地证的土地是不能进行转让的。
4.存在宅基地转让协议
转让宅基地必须要有宅基地转让协议,双方就转让宅基地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合意,并且签字确认。

三、
农村宅基地转让易出现什么问题
买卖合同不规范纠纷。农村房屋或宅基地的买卖多为口头协议,未签订买卖合同,而农村房屋、宅基地的买卖在法律上也需要买卖合同。如果没有签署买卖合同,或者合同有瑕疵,很容易对合同内容出现争议,造成毁约纠纷;房屋升值,卖方毁约。找法网提醒,现在的土地价值与日俱增,很多房屋出卖人看上了房屋的经济利益,一些已经出卖房屋、宅基地的城镇居民开始反悔,想方设法地想收回房屋,容易发生纠纷;城镇居民禁买农村房屋、宅基地,宅基地出卖人更受法律保护,从而使购买宅基地的人出于劣势,也助长了出卖人反悔的气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宅基地的交易条件有哪些规定
农村宅基地交易须合规。操作包括:1. 获取村委会同意和政府批准;2. 确认买卖双方为同一集体成员;3. 确保受让人无宅基地且符合条件;4. 宅基地与住房需一并转让。
宅基地转让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有哪些规定
宅基地转让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1. 受让对象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2. 受让人没有其他房产;
3. 该转让房屋建造合法,经过批准建造,且该受让房屋必须符合当地规定的标准等等。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在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法律有什么规定
宅基地转让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
1. 宅基地只能转让使用权;
2. 受让方为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3. 在转让房屋时一同转让宅基地使用权;
4. 受让方没有宅基地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5. 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
对于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采取措施,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