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以及项目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6-29 08: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有:领取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的18个月工资;用人单位按月以当事人受伤前的70%的工资支付伤残津贴等。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一定的精神抚慰金、残疾赔偿金等。
一、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
五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如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2.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受伤前工资的70%支付;
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二、
五级伤残赔偿的项目有哪些
五级伤残赔偿的项目有,发生人身损害事故,构成五级伤残的,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获得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一定的精神抚慰金、残疾赔偿金等赔偿,其中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找法网提醒您:五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社会交往贫乏。

三、
伤残等级评定在哪里做
属于工伤的,伤残等级评定在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属于其他情形的,到具有相关资质的当地司法鉴定所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五级伤残赔偿多少钱?
五级伤残的赔偿涉及多个方面,核心为医疗费及伤残补助金。具体流程包括及时申报工伤、进行伤残鉴定,并依据相关法规和实际情况计算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因个人情况和地区规定而异,处理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五级伤残赔付多少?
针对五级伤残的赔付,具体情况会因个人选择和实际情况而异。若选择维持与雇主的劳动关系,您将收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相当于本人工资的18个月,并可能按月获得相当于个人工资70%的伤残津贴。如果选择终止劳动关系,除了上述补助金,还会额外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的金额标准需参照当地的规定。在获得赔付前,进行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是必要的步骤,以确保您的权益不受损害。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详细的流程和标准。
伤残五级赔偿标准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包含一次性补偿金等,具体流程包括:首先根据伤残鉴定结果明确赔偿标准;随后通过协商确定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若协商无果,可申请调解或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务必保留相关证据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