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防卫过当罪这个罪名吗,防卫过当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30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相关法律没有防卫过当这个罪名。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它只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刑法也没有专门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和具体适用的法定刑。防卫过当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

一、
有防卫过当这个罪名吗
没有防卫过当罪这一罪名。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
防卫过当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防卫过当需要具备的条件为:
1.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
2.对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3.本人在主观上对其过当结果具有罪过
找法网提醒: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主要是解决防卫过当的定罪和量刑问题:
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刑法也没有专门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和具体适用的法定刑。应当根据防卫人的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触犯了刑法分则哪个条款规定的罪,就按哪一条的罪名定罪,防卫过当,只是作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考虑。
三、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主管罪过包括:
1.疏忽大意的过失
2.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是故意
3.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
目前已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该观点认为,如果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着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之初,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而积极地追求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否认了防卫过当具有正当防卫的前提,也失去了防卫行为出发点的正当性。
防卫过当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在过失的情况下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在故意的心态下,有直接故意也有间接故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过失损坏军事设施罪,过失损坏军事设施罪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安全。任何不按规定要求的标准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都是对这一制度的侵犯。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提供给武装部队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所谓严重后果,是指造成装备、设施严重毁损,经济损失严重的;酿成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的;严重影响部队完成任务的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才能构成本罪。国家对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生产和销售有严格的规定,并非任何个人与企业都可以任意成为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对于提供给武装部队的武器装备及军事设施,不知道是不合格的,对于过失犯罪,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正当防卫的条件。什么是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